游红海滩芦苇荡
爬闾山老当益壮
文与图: 陈妙华
看着无边无际的红海滩,我惊呆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海滩?那些细小的水草怎么经得起海水巨浪的冲击而一直挺立不倒?那么咸的海水,怎么会养育出那么多红艳艳的小草?
旅程开始前没有做功课的我,心中充满疑惑。好友赛珠等却非常兴奋,说终于见到了世界最大的“红海滩”,好不开心!
我们这个11人小旅行团,是与另外8位团员一起游览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吉林长白山和辽宁沈阳等地,再延长行程,特别来观赏红海滩的。而我抵达红海滩之前,没有细问安排旅程的赛珠,红海滩有什么特别,非来观看不可?
我们沿着九曲十八弯的木桥走向海中码头,走走停停,不时探头细看桥下,只见那些纤弱的小草,几乎没有根蔓,却是棵棵独立,根根径直,怡然自得地迎接客人的目光。小草丛中,时有小螃蟹爬行,或钻进泥洞里。我真想跳下桥去抓它几只来玩赏!
抬头瞭望,只见在大海和天空的环抱中,这种红色的小草无边无际地铺展开去,直达茫茫大海,蓝蓝天边,宁静而详和地“燃烧着”,似乎极力想把温润的文化气息带给我们,令我们心中产生温馨宁静的柔情。
原来这些小草,名叫“翅碱蓬”,是一种适宜在盐碱土质上,也是唯一可以在盐碱土质上存活的草。她不必播种、耕耘,而年复一年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酿造出一片片火红的生命,荡人魂魄。
桥栏上,时不时出现一些小标语:
小心!塑料瓶会砸痛蟹儿们的头!
别扔!黑滩涂不喜欢苍白的纸巾!
笑一笑,您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还是这么美丽!
我不自觉地扪嘴微笑,很欣赏这些细致的呵护与关怀。
木桥九曲18弯,全长680米。走完木桥,我们来到建于海上的码头。这令我想起从前游玩过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海域的捕鱼奎笼。
接着我们乘船从海上回望红海滩,追寻丹顶鹤的踪迹。但可惜我们没有看到丹顶鹤,大概还不是它们南飞避冬的季节。
红海滩位于辽河三角洲湿地。这湿地面积近60万公顷。我们是从沈阳乘车去盘锦看红海滩的。
看完红海滩,车子继续在茂密的芦苇荡里穿行,一直走到辽河湿地展和民俗展场馆,观看场馆附近围在大网里的丹顶鹤和野鸭等。那些飞鸟失去自由,我觉得并没什么看头。倒是后来走入展览场馆后的芦苇荡,我才感到一阵震惊。
啊!那不是《水浒传》里描写的芦苇荡么?茂密无边的芦苇,翠绿翠绿的形成一片绿海。它真能让我走进去观赏玩乐么?何况据说这是世界第一大的芦苇荡,比欧洲东部多脑河三角洲上的那一块还更大!我可是从未企望过的事!真是喜出望外!
我和团友们兴奋地沿着芦苇丛中搭建的木板桥前行,看见不远处有一些小屋,据说那是供游客租用度假的。我真想在那里过上一夜!真想在夜间闯芦苇荡,体验一下荒凉苍茫的孤独和渺小!
更深入芦苇荡,我们还看见一些探险式的游乐设施,如用绳索和木板结成的桥,好玩的亚珊一脚跨上去,却马上发出惊叫,看得我们也高喊小心。原来那桥是由十几个秋千组成,摇晃得利害,每跨一步,想走到另一个秋千上,都得非常注意平衡身体。幸好亚珊紧紧抓住了秋千的绳索,才没掉进水里。
我们继续前行,跨小桥,踩泥路,登上芦苇丛中一小块高地,举目瞭望,只见绿色芦苇,一直从眼前铺展开去,远达天边!那种辽阔感啊,我从未体验过!
辽宁盘锦的芦苇田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104万亩。因辽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土壤含可溶性盐分高,适合芦苇的生长,所以芦苇田面积据说居世界第一。
芦苇田?这么说芦苇是生产性植物,而不是只供人欣赏?
查找资料,我才得知芦苇其实通身是宝!它是造纸和人造丝的主要原料,也可供制造隔音防潮的水泥砖,盖屋顶,更可以制成绿色饮料,清热解毒。苇根可以入药,清胃火,除肺热 ……
爬上去啊!
第二天,我们登山去。来到医巫闾山山门,抬头望,只见山不很高。我想,此山与新加坡的武吉知马山差不多一样高吧,要爬上去,应该没什么问题。于是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路。一路听导游说,那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历代帝王对闾山都有封号。辽代有六位皇帝先后四十多次来闾山祭山祭祖,清朝也有多位皇帝来寻悠探胜。我们所走的路就是当年皇帝们所走的路。一时间,大家都很开心,笑说我们现在都当了皇帝,正登山探胜。
自古名山多寺庙,我们走呀走的参观或走过了几座寺庙,终于来到一处石头山坡,眼前所见尽是大石,没有去路。导游是个年轻姑娘,她竟领头爬石上山去。起初大家喊问没路怎么上,但接着还是跟着爬。爬,是真的手脚着地式的爬!我们这团人,几乎全是退休人士,年岁都不小。大家钻石缝,爬山石,竟然还能嘻嘻哈哈边喊难边攀爬,实在难得!遇到崎岖的夹缝和斜坡,彼此就前拉后推,互相帮助钻过去,爬上去。终于爬到一座小小的城楼,导游说,那是仿造的小长城城楼。在那里,可以眺望闾山四周景色,视野开阔,令人心情舒畅!
大家都很开心,纷纷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此生从未爬过那么陡斜的石头山!黄山泰山还有阶梯石级,这里可是真真正正的爬山!。谁也没有料到,我们这些“老先生老太太”,竟然还有那么大的勇气与强健脚力,能够登上那么崎岖艰险的高山!真是“老当益壮”啊!我更高声喊胜利,因为我是团员中年纪最大的70岁“老妇”!
(刊于《时代财智》Yang Times,Feb – March,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