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然心是白莲花

凝然心是白莲花

(一)

近期赋闲在家,心静无漪,多阅读,少涂写,偶作短文两篇,即《流水无弦万古琴》和《檐下听雨》,自现心境:无弦有声,水流长,道存心间。檐雨无言,苔影深,禅在意外 。一时多位好友留言助兴,确让宁静小院,衍生一番‘曦照映绿意,春满书香浓’的趣味。

有文友雅赏说‘静谧有禅意’,并引用南宋李重元小令留句:“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来助兴; 笔者赶忙回诗致意:‘雨打芭蕉绿痕深,月满西楼诗墨浅’。另有文友亦说‘雨前冥思,禅悟古今’; 笔者再次作辑致谢:‘檐下读雨惘思绪,纸上涟诗溅水声’。

(二)

回想这系列思绪的形成,还得从前些时候参加一次宴请说起。当时步入雅室屏内,只见仿古座椅数张,绿翠植叶旁倚,壁上一副三联书画,右联题字‘谁知大隐者’,左联续题’乃是不羁人‘,中间诗画更是禅味满溢,诗题为“从征万里走风沙,南北东西总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莲花”。落款为“癸巳年·· 敬·· 星云大师释元耶律楚材诗境“。

查阅得悉这诗句,出自元朝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的《过天山和上人韵》,字面大意是说:身踏征途,行遍千山万水,跨越风沙霜雪,走过南北东西,中原大地,四处漂泊,处处为家,一生行途至此,竟然“落得胸中空索索“,但这里的空,显然不是虚空的意思,而‘凝然心是白莲花’,即是放下是非得失,清净芬芳洁白的莲花从内心欣然冉升,俨然一种面对世道无常的情怀,以及看破万物的坦荡,更是一场风雨后空灵超脱的心喜。

这位契丹族的蒙古贤能宰相耶律楚材,辅佐元朝成吉思汗、窝阔台两位大汗治国近三十年,随军策谏,阻止了元朝统治者的一些极端做法,避免了无辜杀戮,在他治理下采取了系列措施,如均赋税、正官制、兴文学、核工匠、平权量等等,使饱受战争创伤的民众,得以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而中原的文物也得以保存和延续,其历史贡献,深为后人称赞。

耶律楚材他人在宦海,但心仪佛道,诵经藏、劝杀戒、素粗食。诗中的白莲花,乃佛家圣物,亦指佛家慈悲之心。其实这诗作还有《其二》“一入空门心畅哉,浮云名利也忘怀。无心对境谁能识,优钵罗花火里开”。凸显心若水清,即现月明;意若天净,风散无云。有资料说清朝的乾隆在修清漪园时(后来慈禧太后扩建为颐和园),在这里发现了耶律楚材的坟墓遗址,特地建祠来纪念他,传为美谈。

(三)

这幅画的落款为”癸巳年·· 敬·· 星云大师释元耶律楚材诗境“,应该缘于台湾星云大法师在2012年9月2日开展《千江映月-星云说偈》系列讲座之后有感作画。致以添加‘谁知大隐者,乃是不羁人‘上下联,显然另有寓意。

‘大隐’是指身居朝市,而志向高远的人;意谓有隐逸之风的人,多是不受世俗拘束的人。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就有‘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的说法:闲逸潇洒的生活,不一定要到林泉野径去,才能体会得到;更高层次的隐逸生活,亦可在都市繁华之中,在心灵净土,独善其身,找到一份宁静。

笔者特别欣赏画家把悟道者画在盘坐莲蓬花座之上,纯真而可爱,特别凸显‘凝然心是白莲花‘。但我们身为凡夫俗子,要在滚滚红尘的物质追求和隐逸宁静的自我肯定之间取得平衡,则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哲人尼采好像说过:这是行走在一条跨越深渊的紧绷绳子上。

唐朝贾岛《寻隐者不遇》 有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问道茫茫大山,没有答案。我则比较喜欢宋朝辛弃疾的“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大意是说‘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说的正是“凝然心是白莲花”。

补记于2019年6月9日

     您点赞,给我们带来动力

     平均点赞数: 4 / 5.   点赞数: 12

     还没人点赞!请您成为第一位点赞者。

分享至:

薛依云

南洋大学第十八届(1977年)政府与行政系毕业,曾任港台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中外合资工厂总经理,美资高科技上市跨国集团高管(总监/副总裁)派驻中国多年,现任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
已出版著作有
(1)六弦诗散文集(与何惠禄/王慧娥合集-1975年)
(2)坐看云起时(生活随想录 -2015年)
(3)临窗揽翠(历史文化的思考-2015年)
(4)松月听涛(读诗词笔记-2015年)
(5)我把秋水山色送给你(文化散文-2017年)
(6)狮子图腾与新加坡的前世今生(文史论集-2018年)
(7)水仙与手鼓:献给郁达夫(文学随笔- 2019年)
(8)欵乃一声山水绿(文学随笔/论文-2020年)
(9)坐望集(文学随笔/论文-2021年)
(10)见证历史现场(文史论集-2022年)
(11)无山不带云(文学随笔-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