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阿公远游去】 希尼尔

        今夜你会不会来,阿里?阿公在组屋楼下等你。

        你先啃瓜子、喝菊花茶,我跟家人一同随道士围绕着棺木念经超度去。灵堂前摆了阿公年轻时的照片,脸色有点黝黑,相信是以前出海打鱼时晒成的。今夜是阿公这一生最热闹的时刻了。

        阿里说照片里的人不像阿公。他认识的是一个寂寞的老人,经常坐在组屋空地的石椅,微张着嘴,望向远方。没有人陪他聊天。大人忙着闯事业,小孩忙着赶作业,他在蓝天下坐着、坐着、坐——着,开始有痴呆的症状。阿里常常陪他谈话。

        阿公懂得阿里的马来话。上个世纪,他以家常的第二语言,出海时与异族同胞在一望无际的海上无障碍地沟通。阿公每次带回来的鱼获,都会分送一些给邻居。阿里的奶奶会做椰浆饭,通常也会送一、两包过来。今夜,灵堂前就摆了一包,还加了两条黄鱼,那是阿公熟悉的味道。

        阿里住在组屋的另一端。之前,他家与阿公住在同一个甘榜。记得有一回阿里得了急症,看了无数的医生,仍无起色;阿公得知后,送给他几帖药,服了数回,病情竟然有好转。阿里一家人对阿公十分感恩。

        “喏,阿公还留下一些药物给你。”我在法事完毕后,把一个小红盒交给阿里:

        “这么多年了,他还担心你会旧病复发;这些药物,你就收下当作纪念吧!”我走到他身旁:

        “我妈说阿公留了一张祖传秘方给我。”上面的字体十分潦草,我们都看不懂。阿里与我已下定决心,要学好华文,一定要读懂阿公的秘方,读懂他那一代人。我带阿里到灵柩的另一边:

        “你看,这些大厝、金银纸、冥鈔,都是要烧给他的。车就不必了,妈说那边的拥车证相信也很贵。就烧一只舢舨给他好了,他年轻时讨生活的工具。”

        还有,那只轮椅,会送给老人院,以后就不用推他到咖啡店吃晚餐了。以后——,我们不再听到他重复述说漂洋过海到南洋,在樟宜一带打鱼的故事了……

        这一天清早,我们租了一艘汽船,从樟宜海边出发,到他当年谋生的地方,向他告别。

        “阿公远游去了!”他这一辈子都没出远门,我们都很不放心。在微浪中把他的骨灰,轻轻撒下;那些年的海水,会把阿公带回原乡去。

 

2014年11月稿

2017年11月《香港文学》第395期

 

刘海涛赏析(节选)

【正常与反常材料的因果组合:文学写作教参】

        精彩、精美的写人细节由微型小说特定形态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在这30篇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作家的不同选材、用材的赏析比较中,我们发现:比例在50%以上的传统的微型小说材料中,常常有一个从“正常形态”发展到“反常形态”的过程,而它们的“文学创意”往往就是让读者在“正常”材料与“反常”材料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后,悟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底蕴、理解作家的智慧构思和独特的价值判断及情感评价。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希尼尔的《阿里,阿公远游去》。

        希尼尔的微型小说形象一贯有出新、变形、怪诞的成分,但这一次他的《阿里,阿公远游去》却是一篇正宗写实的作品,构思和组合的核心材料就是一个老一辈华人的去世与安葬的场面描写。希尼尔这篇作品的叙述方式有点特别,一个隐藏着的叙述者“我”带着作品中的人物阿里来到阿公的灵堂,由近而远,“他”告诉阿里,阿公去世前的许多往事,有概括的故事,也有挟裹着细节的故事:阿公总是坐在祖屋空屋的石椅上,微张着嘴,望向远方,只有阿里常常陪着此时开始有痴呆症状的阿公说话(动作性细节的概述);阿公将下海打鱼的收获,常常送给邻居(事件性情节的概述);阿公给阿里送“私人”的特效药,治好了阿里的怪病;阿公担心阿里旧病复发,去世前还专门给阿里留下备用药(细节性的详述);在灵堂场面上更有具体的给阿公烧金银纸及冥间用品的描写。

        以上的一切叙述和描写均是饱含着情感、挟裹着阿公生平往事的正常的材料。这些材料以“概括叙述+具体描述”的方法来做正常形态的微型小说情节讲述。反常材料出现在作品的高潮部分(情节的最后五分之一处)——阿公的葬礼不是土葬,也不是火葬,而是海葬。“我”与阿里们在阿公一辈子谋生的樟宜海上,将他的骨灰撒入海水中,由海水带回家乡。这个极普通、平凡的闯南洋的华侨,以这种和别人都不相同的反常的安葬仪式,一方面让作品留下了一个“诗化的细节”(海葬),另一方面也转喻为作品的饱含人生沧桑的文学创意——阿公只有用这种与平常不同的海葬方式才能落叶归根。可以说希尼尔这篇正宗写实的微型小说的材料形态与组合方式是“正常+反常+诗化”。

 

2017年11月《香港文学》第395期

 

 

 

 

     您点赞,给我们带来动力

     平均点赞数: 0 / 5.   点赞数: 0

     还没人点赞!请您成为第一位点赞者。

分享至:

希尼尔

希尼尔,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 曾获得新加坡文学奖,国家文化奖,东南亚文学奖,及世界华文微型 小说双年奖等。著有诗集《绑架岁月》,微型小说集《生命里难以承 受的重》、《认真面具》,闪小说集《恋恋浮城》等。